【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系列报道】党建引领聚人才 创新驱动破壁垒——金沙2004路线js5以全链条人才战略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
2025-03-28
来源:
作者:
2024年,金沙2004路线js5(以下简称“金沙2004路线js5”)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密围绕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将人才战略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公司党委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构建起“引才聚智、育才强基、用才增效”的全链条人才发展体系,为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注入强劲动能。
党建引领:党管人才把稳方向
金沙2004路线js5党委始终将人才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每半年研究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确保党管人才原则贯穿始终。2024年,公司修订完善《2024年—2025年人力资源规划》,提出“1433”人才发展战略,为人才工作提供制度保障。通过分类分批开展两次后备人才选拔,累计选拔25名后备人才,并建立“一人一档”培养档案,实施专职导师制度,开展集中教育培训,全方位、系统性培养人才。在党建引领下,公司创新平台建设成效显著。形成以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为核心,新材料研究院为载体,实验室、试验线为支撑的“一中心、一院、多室”组织架构,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2024年,公司新增功能原辅料研究室,并成功获批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科研人才提供坚实创新平台。
引育留用:全链条打造人才高地
在人才引进方面,金沙2004路线js5坚持“精准引才、柔性用才”原则。2024年,公司与两家猎头公司合作,成功引进多名高层次人才;参加“合肥请您来”、校园专场招聘10场次,通过网络招聘、校园招聘等渠道引进人才58人。在人才培养方面,利用国风学院,围绕公司“改突重”执行力提升活动,分层分类开展14场培训,覆盖600人次;建成电气实训基地和机械实训基地,为技能人才成长提供实操平台;制订《金沙2004路线js52024年度深化“师带徒”工作实施方案》,构建“强基础”“提质量”“育精英”阶梯式产业工人培养体系;建立完善国风名匠培养体系,2024年选树国风名匠8名、合肥工匠1名、合肥市五一劳动奖章1名、合肥市劳动模范1名;修订完善《职业发展通道认证办法》,并向子分公司延伸开展职业通道认证。2024年通过研发、技术、职能和技能四类职业发展通道共计325人,并及时兑现技能工资,为留住人才奠定基础。在人才使用方面,公司打造公平、公正、公开的选人用人环境,积极推进内部竞聘机制。2024年,开展内部竞聘超20人次,5名后备人才走上中层管理岗位,形成“能者上、优者奖”的用人导向。
创新驱动:人才赋能产业升级
金沙2004路线js5以创新平台为依托,持续为人才队伍注入新动能。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不低于5%,确保项目研发投入逐年增长。
推进D类高层次人才自主评价认证工作,成功申报及自主认证省市高层次人才15人次。获批享受安徽省省政府特殊津贴1人。产学研深度融合方面,公司对标市场前沿技术,推进与中科大联合实验室共建,加速“芯屏”领域先进聚酰亚胺材料研发;加大与哈工大无锡新材料研究院在光学级功能聚酯母料联合研发;积极与高校科研院所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展产学研用合作,持续推动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
产业赋能:人才支撑项目突破
在国有资金的支持下,金沙2004路线js5围绕合肥市“芯屏汽合”“急终生智”产业发展战略,加快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前沿新材料产业布局。
不断推进重点项目。投资建设“年产10亿平米光学聚酯基膜”项目,包含MLCC用光学级聚酯基膜、新型显示用聚酯离保膜、PET偏光片支撑膜三大子项目;配套投资建设“年产12000吨光学级聚酯功能材料研发与产业化项目”,解决光学膜上游原材料“卡脖子”问题。持续加大聚酰亚胺项目投资,投资建设新型柔性电子用聚酰亚胺膜材料项目。投资建设安庆新能源材料项目及汽车模块化智能化生产智能制造项目,抢抓新能源汽车“首位产业”发展机遇。
不断突破关键材料国外技术壁垒。公司成立聚酰亚胺薄膜研发团队,掌握了前驱体聚酰胺酸合成、凝胶成膜及亚胺化等关键技术,成功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多款产品实现国产化替代。2024年以来,公司新增发明专 利30项,获省级新产品认定5项,其中,“5G通讯用高导热聚酰亚胺碳基膜”被纳入《合肥市“三新”产品推广应用目录》,团队先后被认定为庐州产业创新团队、安徽省“115”产业创新团队。
从实验室的技术突破到生产线的效率提升,从管理团队的逐步年轻化到创新能力的持续增强,金沙2004路线js5用人才战略书写着国企改革的时代答卷。
未来,金沙2004路线js5将以更大力度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企战略,持续推进引才、育才、用才、留才工作,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主动权、制胜权。

扫码查看手机网站